组团狂退60多件演出服,被“退掉”的还有师德与学风
5月2日,山东菏泽一女店主称,沈阳一职业技术学校60多名学生四月底集体网购衣服,参加完运动会后集体以“质量问题”为名退货退款。店主表示,自己的这个服装链接被封了三个月,损失八千块左右。5月3日上午,店主表示,已接到沈阳辽美中等职业学校相关负责人电话,校方已就此事道歉,并承诺回收服装、承担相关费用,双方目前达成和解。(5月3日 《潇湘晨报》)
从商业角度看,学生的行为涉嫌违反市场规则与相关法律。根据《网络购买商品七日无理由退货暂行办法》,消费者退回的商品应当完好 ,但这些被退回的裙子附着草屑,显然已被穿着使用,影响二次销售,并不适用“七天无理由退货”。学生们利用规则漏洞,以“质量问题”为名退货,这是对契约精神的漠视,损害了商家的正当权益。
而学生称退货是“老师要求”,这无疑将师德问题推到了风口浪尖。如果这一说法属实,那么涉事老师的行为严重违背了教师应有的职业道德。教师,本应肩负着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和道德观的重任。若老师真的指示学生退货,便是带头破坏规则,向学生传递了错误的价值观,对学生的成长产生极其负面的影响。这就好比在学生成长的道路上,本应是为其指引方向的灯塔,却变成了误导航线的暗礁。
再看学风,学风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精神风貌、学习态度和行为习惯的总和。良好的学风以勤奋、严谨、诚信为核心。在这件事上,学生轻易跟风退货,反映出他们缺乏独立思考能力,没有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从更深层次讲,这也反映出学校在学风建设上的不足。学校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品德的塑造和人格的培养。当学生轻易做出违背诚信的行为,学校是否进行了足够的品德教育?是否营造出了崇尚诚信、遵守规则的校园氛围?
这一事件也给教育部门和学校敲响了警钟。一方面,学校和教师要加强自身的师德师风建设,时刻铭记教育的初心和使命,以良好的师德形象为学生树立榜样。教育部门应建立健全师德监督和考核机制,对师德失范行为零容忍,一旦发现,严肃处理。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学生的诚信教育和规则意识培养,将品德教育融入日常教学和校园生活中。通过开展主题班会、道德实践活动等形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让诚信成为学生内心坚守的准则。
学生运动会后集体退裙子致店铺链接被封事件,钻的是平台制度的空子,这是一次对师德学风的严峻考验。只有当教师以身作则,学校加强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观念,才能避免此类事件的再次发生,营造健康、和谐、诚信的教育环境和社会氛围。(胡建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