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最小上弦月和最大下弦月为啥总“挨着来”?

2025-08-15 21:36 阅读
新华社

8月16日13时12分将迎来本年度最大下弦月。届时,月球位于轨道近地点附近,距离地球约37万公里。下弦月形如半轮明月,16日后半夜,人们将看到今年最大的下弦月如反写的“D”形一般悬于夜空。

 

值得一提的是,在大约半个月前的8月1日,本年度最小上弦月才刚现身天宇。什么是年度最大下弦月?为什么年度最小上弦月和最大下弦月会接连出现?天文科普专家为您揭秘。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科普主管王科超介绍,人们在地球上看到月球周而复始的圆缺变化现象称为月相,下弦月是月相的一种,其形成与太阳、地球、月亮的相对位置有关。“当月亮、地球和太阳形成一个直角,月亮位于太阳西边时,月亮与太阳的地心视黄经相差90度,此时的月相为下弦月。”

 

王科超说,下弦月通常出现在农历每月的二十二或二十三。它在午夜升起,黎明前位于天空正南方,后半夜可见。其月面朝东,形状为半圆,呈现出反写的“D”形。

2025年的上弦月共出现13次、下弦月12次。为什么此次下弦月是“今年最大”?王科超介绍,月球围绕地球公转的轨道是椭圆形,在运行过程中与地球的距离时远时近。当下弦月位于远地点附近,与地球距离最远,看上去最小,就会出现年度最小下弦月;反之,当下弦月位于近地点附近,与地球距离最近,看上去最大,就会出现年度最大下弦月。

“8月16日这次的下弦月时,月球恰巧运行到近地点附近,形成的下弦月视直径较大,比今年之中最小下弦月的视直径大约9.2%,因此被称为年度最大下弦月。”王科超说。

 

在今年最大下弦月现身前的半个月,年度最小上弦月刚亮相夜空。王科超解释说,这是因为月球从近地点运行至远地点的间隔大约为13至14天,上弦月和下弦月出现的间隔大约为14至15天,两个周期间隔较为接近。因此,年度最小(大)上弦月和年度最大(小)下弦月通常在同一个农历月或者相邻的两个农历月出现。

 

如何观测本年度最大下弦月?王科超建议,由于下弦月在下半夜升起,感兴趣的公众可以选择早起,在黎明前进行观测,效果较好。即便到天亮后,在天气晴好、雾霾较少的情况下,17日上午仍有机会看到这轮年度最大下弦月。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