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时评:只要心中有光,何惧岁月漫长

2025-07-01 18:06 阅读
大江新闻原创

  6月的风掠过天安门广场的旗杆,也拂过了92岁游本昌颤抖的眼角。当那句“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从他布满皱纹的唇边溢出时,时光仿佛在老人与党徽之间织出了一道金线——这不是迟暮之年的偶然选择,而是一位艺术家穿越数十载风雨,对信仰最虔诚的回应。

  92岁,对大多数人而言已是安享晚年的年纪,而游本昌却选择在生命的黄昏时分,郑重地举起右手、握紧拳头,向信仰致敬。他饰演的济公曾是多少人的童年记忆,那个破扇轻摇、笑看红尘的疯癫和尚,如今以最庄重的姿态,完成了生命中最庄严的仪式。

  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短,而在于厚度。记得初次在荧幕上遇见他,他是那个摇着破扇笑看人间的济公。52岁的游本昌用一双洞察世事的眼睛,把疯癫与慈悲揉成了传世经典。那时不懂,为何他演的济公总带着三分悲悯七分赤诚,直到看见他在《繁花》里饰演的爷叔,才惊觉那抹温暖从未褪色。当90岁的他还在片场琢磨台词,当他主动退出白玉兰奖为年轻人铺路,分明是戏里戏外都活成了“济世为公”的模样。就像他说的“做好自己,感恩、行动、奉献”,这简单的几个字,他用一生在写。

  游本昌在宣誓现场的哽咽,让我想起敦煌莫高窟里那些画了一辈子壁画的匠人。他们把青春揉进矿物颜料,在幽暗洞窟里为信仰点亮灯火。游本昌又何尝不是如此?从1933年的泰州小城到2025年的党旗下,他经历过战乱流离,品尝过人生起落,却始终把“为人民服务”刻进灵魂。当同龄人在安享晚年时,他还在话剧舞台上诠释初心,在短视频里给年轻人讲“学习才有希望”。这不是刻意的坚持,而是信仰早已化作血肉,让九旬身躯依然盛满少年般的热忱。

  有人说,这个时代太快,信仰太轻。但游本昌的故事像一坛陈年老酒,越品越见真味。他让我们看见,入党誓词不是口号,而是要“每个字都刻在脑子里”的生命承诺。当年轻人在评论区写下“游爷爷让我相信纯粹的力量”,这就是信仰在代际间传递的星火。

  暮色中的国家话剧院,党员徽章在老人胸前闪着微光。这束光,照亮的不只是他个人的生命之路,更映照着一个民族对信仰的执着。信仰从不怕迟到,只要心永远向着朝阳。在这个容易迷失的时代,我们需要这样的精神坐标。它不张扬,却掷地有声;不喧嚣,却直抵人心。

  游本昌的故事让我们相信:初心是岁月磨不灭的热望,是历经沧桑后依然愿意为理想热泪盈眶的勇气。愿这盏92岁的明灯,能让每一个在人海中前行的人懂得:只要心中有光,何惧岁月漫长。当我们把“感恩、行动、奉献”揣进怀里,便是对这份信仰最好的传承。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