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情太刺激!”国际金价坐上过山车,涨势还能持续吗?

2025-05-24 20:48 阅读
潮新闻

近日,国际金价剧烈波动,投资者的心情也仿佛坐上了过山车。

自4月22日突破历史高点3500美元/盎司后,国际金价一路跌至3120美元/盎司附近。过去一周,国际金价又迎来大幅反弹,回升至3300美元/盎司附近。受此影响,国内多个品牌金饰价格也再度站上千元大关。

即便是见惯风浪的资深投资者,面对这一轮“黄金巨震”,也直呼“行情太刺激”。为何金价在近期波动异常剧烈?未来走势可能如何变化?潮新闻记者采访多位资深业内人士。

“情绪跟着金价起起落落”

今年3月,杭州00后小伙朱华(化名)第一次开通了黄金投资账户,购买了一笔积存金。但5月13日至15日,三天时间,账户一下子从盈余3000多元到亏损6000多元。“忍痛清仓了,结果金价又连涨,我忍不住追加了投资。”朱华最近看到金价连续“翻红”,心里五味杂陈。

朱华算了算,如果要把之前亏损的赚回来,至少要等积存金涨到810元/克。不过截至5月24日,他购买的积存金实时金价停留在781.75元/克。

在新手黄金投资者李默微(化名)的理财本上,红色、绿色数字分别代表着黄金投资盈亏金额。目前,她还有近40万元“套”在黄金投资里,没有回本。最近半个月,她的积存金账户一度从盈利5万多元,变为亏损3万多元。

近期,在国际金价高点涌入的新手投资者,情况大多和李默微相似,“老是忍不住打开APP看黄金价格,情绪跟着金价起起落落,感觉人都‘麻’了。”

社交平台上,网友讨论黄金投资。图源网络

当下,投资者有迷茫,也有期待。潮新闻记者注意到,一些投资者开始对黄金投资产生“敬畏之心”,也有投资者仍持的博弈心态,“黄金投资波动剧烈,是胆大者的游戏,并不适合普通投资者”……

社交平台小红书上,关于“金价”的讨论帖已近百万。当下,投资者热议的话题是:金价连续一周上涨,终点会在哪里?

多重因素导致近期金价震荡

据新华社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23日称,欧盟在贸易方面“很难打交道”,美欧之间的贸易磋商“毫无进展”。因此,他建议自6月1日起对进口自欧盟的商品征收50%关税。

5月23日晚,国际金价在半小时内,出现直线拉升。

深圳水贝黄金批发市场。潮新闻记者 吴越 摄(资料图)

中国外汇投资研究院研究总监李钢向潮新闻记者分析,本轮上涨不同于2019年以避险为主导的行情,其背后是深层次国际金融秩序重构的映射。本轮国际金价震荡,属于“过热修正”,走势形态符合黄金常态调整规律。

“从本质看,本轮波动是多空力量的结构性再平衡,部分持仓集中度较高的多头资金选择减仓避险,同时空头借势放量打压,触发技术性抛售。”李钢表示。

李钢分析,从宏观结构来看,金价并未脱离“全球货币环境长期宽松+去美元化持续推进”这两个核心上涨逻辑,这也解释了为何黄金在短期调整后很快恢复上涨动能。

黄金投资机构创始人、从业17年的黄金分析师吕超对金价继续上涨持有乐观态度。他分析,目前国际金价处于高位震荡区间。下方位置2900—3200美元/盎司,是一个比较重要的支撑区间;而从上方压力位来看,3500美元/盎司是一个比较关键的阻力位。金价在这一区间内震荡,说明市场多空双方的力量相对均衡,但整体趋势依然是向上的。

专家建议黄金投资避免情绪化操作

有分析指出,从周期视角看,黄金价格正处于结构性多头周期的中段,其走势将表现为高位宽幅震荡中的重心上移。李钢也认同这一观点,“黄金长期价值重心上移过程中必然伴随波动,价格回落反而提供了低位建仓的良机。”

李钢将目前的国际金价比作“爬坡”。他认为,“当前,国际金价处于二次攀升中的‘中腰部区域’——尚未进入最终泡沫区,也已经脱离低估值区间。”

李钢分析,2025年,国际金价能否突破4月22日创下的历史新高3550美元/盎司,需视全球实际利率走势、美联储降息路径落实程度、以及地缘政治风险溢价是否进一步抬升而定。从定量模型看,若美国核心PCE(衡量美国民间消费通胀的关键指标)低于2%且联储年内降息两次以上,国际金价可能再次刷新历史新高。

深圳水贝黄金批发市场。潮新闻记者 吴越 摄(资料图)

世界黄金协会中国区研究部负责人贾舒畅近日表示,鼓励投资者从更战略性、长期的视角,将黄金看作一项可以提供长期回报率,帮助降低组合波动率,在国际股市动荡之际提供安全缓冲并且具有极高流动性的战略资产进行配置。“对个人投资者与机构投资者而言,5%-10%的黄金配置可以令一个典型的60/40股债组合的风险降低,收益抬升。”同时他也提醒,近期金价双向波动加剧,风险加大,建议投资者更加谨慎。

李钢认为,年轻投资者通过积存金、黄金ETF、实物黄金等参与黄金市场,体现了资产安全意识的觉醒。但是应明确,黄金投资逻辑是“抗周期”和“保值型”,并不适合短线交易逻辑。建议采取“定投+周期评估”的方式,将黄金视为5年期以上的资产配置工具,而非短期套利手段,从而避免情绪化操作导致的高买低卖。(记者 吴越)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