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不必二选一”!2300个岗位背后的暖心设计

2025-05-19 19:37 阅读
央视网综合湖北日报、湖北日报客户端南漳频道、经济日报、央视三农

“坐稳当啦,上学去啦!”

早上7时45分

湖北襄阳南漳县城关镇的王明凤

载着女儿出了家门

骑电动车5分钟

王明凤将女儿送进金庙学校后

直奔襄阳京帝鞋业有限公司

坐在流水线前专门设立的“妈妈岗”工位

开启一天的工作

 

“妈妈岗”主要用于

吸纳法定劳动年龄内

对12周岁以下儿童

负有抚养义务的妇女就业

工作时间灵活、管理模式弹性

方便兼顾工作和育儿

 

2023年9月—11月

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

曾对北上广深4个一线城市

40岁以下全职妈妈群体状况进行调研

调研发现

82.7%的全职妈妈有再就业打算

其中38.4%的人希望

进入正规单位或全职就业

48.3%希望能够兼职、灵活就业

从这些数据能看出来

很多全职妈妈未见得是完全自愿的

很多也渴望回归职场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

关于女性育儿与工作的议题

成为讨论热点

充分释放女性价值

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而“妈妈岗”则是让妈妈们

重返职场、实现个人社会价值

和家庭需求统一的新探索

 

今年以来

湖北武汉市、襄阳市、黄冈市等地

相继举办“妈妈岗”女性专场招聘活动

绝大部分采取灵活就业、

弹性工作制等工作方式

比如,襄阳市南漳县

建立13个“妈妈岗”示范基地

累计设立岗位2300余个

 

设置“妈妈岗”,大家更珍惜

40岁的王明凤上一份工作是在一家餐饮店打工,早上离家时,女儿还没醒;晚上回来时,女儿已睡下。

在就业与育儿的天平两端,宝妈们往往难以兼得。

南漳县有很多像王明凤一样的“无业妈妈”,她们大都在25岁至45岁之间,虽年富力强、吃苦耐劳,却因需照顾孩子而无法外出务工。

南漳县的第一个“妈妈岗”诞生于2023年10月1日——在城关镇卞和社区凤山书院内,襄阳市铭磁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设立电子元器件组装基地,取名“共同创富梦工厂”。

5月16日,在南漳县城关镇卞和社区的“共同创富梦工厂”,“妈妈岗”的工人正在组装电子元器件。(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赵峰 摄)

一年多来,“共同创富梦工厂”带动1000余名“无业妈妈”灵活就业,2024年完成产值超过100万元,今年年初还孵化出城关镇南背村、马家嘴村两处代工点。

一传十,十传百,当地不少企业开始设置“妈妈岗”。

襄阳京帝鞋业有限公司紧邻南漳徐庶学校,每天中午、晚上放学后,都有10余名学生来到公司,和在此工作的妈妈一起免费用餐;南漳县东巩镇的裕农菌业有限责任公司设立托管室,孩子们写作业,妈妈们忙工作。公司90%的选菇、调味岗位由宝妈担任,实行4小时免考勤工作制。

南漳县人社局局长田卫东介绍,该县每年投入400万元开设月嫂、家政、电商等40余种热门技能培训课程,帮宝妈们获取一技之长。

多地推行“妈妈岗”

 

除湖北外

多地在“妈妈岗”设置和推行方面

均有新的举措

2024年1月30日,广州市人社局公布设立“妈妈岗”的用人单位名录,涉及58家企业。

2024年5月,珠海市人社局、市妇联发布通知,在全市“妈妈岗”用人单位名录范围内,遴选一批成效显著、社会影响好的用人单位,认定为当年度的市级“妈妈岗”就业基地,授予“珠海市‘妈妈岗’就业基地”牌匾,结合岗位提供、员工权益保障等情况,给予第一年最高20万元、第二年最高10万元,最高共30万元的奖补,并择优推荐参加“巾帼文明岗”评选。

2024年6月,河北省妇联在邢台市探索推行“妈妈岗”新就业模式,并作为全省妇联系统深化拓展“巾帼创业就业行动”改革试点。试点工作开展以来,邢台市妇联以设置岗位、招聘宣传、技能培训为抓手,通过搭建项目平台、 产业带动、在家政服务领域实施“共享阿姨”家政服务等多种形式,累计带动2.5万余名妇女通过“妈妈岗”实现了创业就业。

 

弹性工作制

让妈妈们不再赶时间

“每天骑车七八分钟就能到这儿,每月能有2000多元的收入,同时还能照顾家庭。”在中国制伞名镇广东鹤山市桃源镇,李文芳一边忙着手头的工作,一边笑着说道。之前因辞职在家带孩子,她一直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如今终于实现了再就业的梦想。

桃源镇依托制伞产业,为农村宝妈、留守妇女等群体提供灵活就业机会,目前已吸纳近1万人次就业,其中“妈妈岗”等弹性岗位约5000人。在这里,员工可以按接送孩子的时间调整上下班,工资按件计算,真正实现“时间自由”。

类似的模式在全国多地推广。广东江门的沉香企业采用“日结+弹性工时制”,员工每天工作时间为7:30-16:30,日薪120元,自愿加班还能加钱,请假流程也很灵活。山东威海的花馍厂专门设立“宝妈生产线”,50多个岗位的工作时间完全根据妈妈们的空闲时间安排。

 

弹性工时并非降低标准,而是对女性多重社会角色的尊重。正如福建师范大学教授张莉所言:“'妈妈岗'盘活了人力资源,让女性在家庭责任与社会价值间找到平衡点。”

 

 

从“有岗”到“优岗”

妈妈们的职业路越走越宽

尽管“妈妈岗”发展迅速,但仍面临一些挑战:目前岗位多集中在手工、家政、客服等领域,职业发展空间有限,部分岗位还缺乏规范的劳动合同和社保保障。为此,各地也在积极改变。

在湖北蕲春,艾草不仅承载着千年中医药文化,更成为万千女性实现职业转型的“金钥匙”。宝妈们通过“艾灸师”培训实现职业升级,当地已累计培训7.6万名“女艾灸师”,不少宝妈从家庭主妇转型为技术人才。

另外,广东中山、山东等地已出台专项文件,鼓励企业设置技术类、管理类“妈妈岗”,推动灵活就业向更高层次发展。

妈妈岗”不仅是一份工作,更是社会对女性价值的认可。当妈妈们不再被迫在家庭和事业间二选一,乡村振兴也就多了一股强劲的“她力量”。未来,随着更多政策支持和社会关注,“妈妈岗”有望成为女性就业的新趋势,让每一位妈妈都能在照顾家庭的同时,实现自己的职业梦想。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