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看单杏花事迹感怀》和对诗的解说

2024-12-13 07:39 阅读
晨晔


看单杏花事迹感怀
杏花芳名很中国,
单单多音再了然。
一二三零还有六,
都说是你智圆满。
时代楷模九州誉,
铁道之父精神传。
最美乡村依着里,
大鄣山下轻红妍。
一票难求成追忆,
人海车站枕包眠。
千山高速今日事,
无奈堵车搓麻圈。
交通改善伴微愠,
总有儿女美两全。
 这首诗,如果还算是诗的话,从结构上来讲,可分为两个部分。即从第一句到第八句为一部分;从第九句到结束第十四句为第二部分。第一部分是围绕单杏花及对其赞美而写的诗句。第二部分是从回忆铁路一票难求的历史入笔,写交通状况的不如意。由铁路购票难到公路行车堵。最后回到楷模人物、优秀儿女身上,相信他们能解决问题。事实上也是回到了对优秀儿女的赞美上来了。当然,前八句亦可单独成诗。
 我要特别说的是,这首诗很特别。所以我上文一开始就说“如果还算是诗的话”。为什么呢?从句子看,第一句“很中国”,就是当代的说法,是不符合传统语法的,但我喜欢,相信当代人也看得懂。这样说还具有西语的味道,这在古体诗中是没有的。整句的意思是说杏花这个名字特别具有中国传统意味。在老百姓中、在乡村叫杏花、菊花、兰花、荷花、桃花的太多了,看到这杏花名字,就让人想到了浓浓的中国味。还有第七句的“依着里”,这种写法也很特别,它是“女孩子”的意思。整句就是亲切地称呼单杏花是婺源(中国最美乡村)生长的女孩子。这样写有一种家乡人的亲切感。“依着里”,是我专门向老同学请教得来的。同学叫程庆新,婺源人,是县教育局的领导。“依着里”应该是他的“专利”。第八句中的大鄣山在单杏花的家乡婺源县思口镇,也是一个生态优美、风景如画的景区。这句中的“轻红”,来自唐人的诗句,是对杏花的赞美,算是用典了。纵观全诗,我最喜欢第七、第八句,认为这“最美乡村依着里,大鄣山下轻红妍”可成为报刊宣传单杏花的事迹的题眼;可成为单杏花家乡婺源县宣传单杏花、宣传大鄣山的广告语。如果真能这样,我无比荣幸。
 再回到古诗上来,唐朝人把符合格律的诗称为近体诗,把不符合格律的叫古体诗。我这首是按古体诗来写的,但显然突破了古体诗用词的范围。当我用“一二三零还有六”、“单单多音再了然”这样的句子时,就感到可能别人会说,这哪是诗啊?比打油戏还糟糕!最多算是顺口溜。不过,我想到了白居易,中学时,老师说白居易写完了诗,要念给老奶奶听,老奶奶听得懂的他就用。我这样想算是拉“诗魔”壮胆了。再补充说一句,单杏花所读的中学现在名为“天佑中学”。詹天佑是我国的“铁路之父”,他是婺源人;善杏花是婺源人,且也在铁道系统工作,真是天然的传承“铁路之父”精神的载体,所以我写了”铁路之父精神传”。

用户点评
    已显示全部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