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老兵讲抗战往事|康根弟:“很多一起打仗的战友都牺牲了”

2025-08-25 06:11 阅读
大江新闻-江西日报

  

  近日,分宜县第二中心小学的少先队员们怀着崇敬之心,走进101岁抗战老兵康根弟的家中。面对眼前朝气蓬勃的孩子们,这位百岁老人脸上漾起慈爱的笑容,将烽火岁月里的战斗故事娓娓道来:“我家里那时开饭店,主要靠做豆腐、酿酒维持生计。那时候我的年纪比你们大不了多少,虽年少,却深知鬼子的凶残。”

  老人的讲述,为孩子们推开了一扇通往峥嵘岁月的时光之门。

  康根弟的童年,笼罩在日本侵略者的阴霾之下。1940年,16岁的他投身抗日战场,从江西到福建,再转战浙江金华等地,一路浴血奋战,直至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他至今清晰地记得连队指导员反复提及的日军“三光政策”,记得南京大屠杀中30多万同胞遇难,这些都是刻在他心底的痛。

  1945年12月,康根弟被收编至华东野战军,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此后,他参与了孟良崮战役、洛阳战役、开封战役、济南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等重大战役。

  老人家中有一个珍藏多年的“藏宝盒”,里面静静地躺着他的战斗印记:渡江战役胜利纪念章、解放华中南纪念章、全国人民慰问解放军纪念章以及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等。一枚枚沉甸甸的纪念章仿佛是无声的叙述者,讲述着这位老人一生的传奇。

  在盒子底部,一份泛黄却平整的入党志愿书,与一张二等功荣誉证书格外醒目。“这入党志愿书是我在参加淮海战役时写的,那时候就认准了,跟着党走,准没错。”老人轻轻抚过纸页,字里行间对党忠诚的那份赤诚,穿越了几十年的风雨,依旧滚烫。二等功荣誉证书上的字迹虽已斑驳,却字字镌刻着他在枪林弹雨中的英勇身影。

  1954年底,离家14载的康根弟转业回乡。可等待他的却是父母早已离世的消息。母亲在他离家第二年便撒手人寰,甚至没等到他寄回的第一封信;父亲也在他返乡前一年遗憾离世,终究没能与他见上最后一面。这份遗憾,成了他心中永远的空缺,也让他更懂得和平年代的珍贵。

  转业后,康根弟在供销社、食品公司等多个岗位工作。无论身处何种岗位,他始终坚守“干干净净做人,老老实实做事”的准则。即便到了80岁高龄,还收养了一名孤儿,将其抚养成人,诠释着跨越血缘的大爱。作为抗战老兵,他从不向组织提要求、走后门,常对人说:“很多一起打仗的战友都牺牲了,国家对我们这些老同志非常关心,我现在生活得很好,我享福了。”

  采访即将结束时,康根弟告诉记者,他希望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让后人记得战争的残酷,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和平幸福生活。

  (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 芳 文/图)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