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导师基层行|昌江区推进“全民阅读”工作见闻

2025-08-25 05:17 阅读
大江新闻-江西日报原创

  近日,记者走进位于景德镇市森林公园内的昌江森林图书馆,只见充满陶瓷文化韵味的馆内座无虚席,不少读者捧着喜爱的读物席地而坐。这处藏匿于公园内的图书馆,以其独特风格、优良环境吸引了众多周边群众。

优美的阅读环境(王澄 供图)

  “图书馆开放时间为早上9点到晚上9点,每天早上8点多就有人来排队等着开馆,晚上也需要馆员一再催促后人们才不情愿地离开。”该图书馆馆长万兴告诉记者,图书馆日均接待读者上千人次。

  昌江森林图书馆成为人气打卡点,为“书香昌江”建设写下生动注脚。

  近年来,景德镇市昌江区以“传承文化根脉、涵养书香社会”为核心,立足区域特色,整合城乡资源,构建“全域覆盖、全员参与、全程赋能”的全民阅读体系,通过阵地建设、分众施策、主题引领等举措,推动“书香昌江”建设走深走实,让阅读成为浸润城乡的文明新风。

  76岁的夏文华经常早上9点准时到昌江森林图书馆“报到”,一待就是一整天。“这里离家近,骑自行车十几分钟就到了。”夏文华聊起阅读的便利性如数家珍,“图书馆就是‘家门口的书房’,环境好、好书多,还能听书,很实用!”

  昌江区筑牢阵地基础,构建“线上+线下”全域阅读网络,以“硬件升级+场景创新”为抓手,打造覆盖乡镇、社区、校园的立体化阅读阵地,让群众“随处可阅、随时能读”。

  线下,阵地全域铺开,“15分钟阅读圈”已然形成。在乡镇,农家书屋以“现场阅读+讲座分享”形式为村民“充电”;在社区,“邻里阅读驿站”“朗读角”成为居民诵读、亲子共读的热门场所;在学校,“课堂+课间+课外”阅读矩阵的打造,在孩子心灵深处播撒下爱读书的种子。

  线上,资源拓展延伸,阅读不再有时空限制。鲇鱼山镇有声图书墙实现“纸质书+有声听书”双轨并行,通过青年志愿者“手把手”教学,让更多老年人享受数字技术带来的便利。景德镇市第十六小学发起“每日阅读打卡”线上活动,累计超过1.2万人次参与,阅读从“线下场景”延伸至“线上日常”。

  打造空间是推动全民阅读的基础,活动则成为连接起人与书的“桥梁”。

  周六的昌江森林图书馆内,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会员钱苏萍在免费教孩子们写字。在老师的讲解示范下,孩子们稚嫩的笔迹渐显章法。“在图书馆里上书法课,不仅修身养性,更是一种文化熏陶,上完课后孩子们还会看各种书籍。”家长周萌欣慰地说。据悉,昌江区定期举办“公益书法课”“公益电影”“亲子阅读”等活动,深受家长和孩子的欢迎。

  昌江区还聚焦分众需求,开展“精准化+特色化”活动。针对青少年,该区通过校园主题活动,分年龄段浸润式培养阅读习惯;针对老年人,以“代际互动”激发阅读热情,形成“老带少悟初心、少教老学新知”的温馨场景;针对社区居民,定期举办生活类阅读分享、经典文学品鉴,邻里氛围融洽。世界读书日期间,全区还联动开展“书香润童心”“阅读伴成长”系列活动。

  形式丰富、多方参与、常态长效的活动,营造了全民读书、终身学习的良好氛围,推动“爱读书、读好书”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汪王庙社区居民从“被动参与”到“主动分享”,年自发组织阅读讨论12场;鲇鱼山镇农家书屋借阅量年均增长30%,“悦读”成为村民茶余饭后的选择。

  此外,该区还通过机制创新、跨部门联动、政企社协同等手段,将阅读与红色教育、文化传承相结合,使之成为传递思想、凝聚共识的载体。胜利社区联合区妇联、金霞党建工作室举办“阅读+活字印刷体验”活动,让居民在印制古诗中感受汉字魅力。

  书香满溢昌江,阅读赋能成长。当全民阅读植根基层、深入群众,“阅读”成为最美风景线,彰显一座城的文化气质和文明形象。

  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 邱西颖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