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乡镇 遂川建立县域医疗服务次中心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记者彭晓华报道:记者从吉安市遂川县获悉,该县积极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创建了县域医疗服务次中心。通过提升患者就医环境、搭建远程会诊系统、建立专家互派机制、推行结果互认的模式,推动县域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构建了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专家在共享中心平台阅片
据了解,根据地理位置优越、人口相对集中的原则,遂川县选取了辖区的左安、大汾、草林、巾石、堆子前等乡镇建设县域医疗服务次中心,并整合相关资源进行内外改造,提升患者就医体验。同时,依托基层人工智能辅助智慧医疗平台,建立了县乡远程会诊系统,引入GE16排螺旋CT设备,将县内科室的知名专家和县域医疗服务次中心医生接入远程会诊系统,开通了疑难杂症诊断、业务咨询、处方审查等功能,有效解决县域医疗服务次中心专科医生不足,实现了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县级优质医疗服务。
此外,还建立了专家互派机制,由县级总医院根据县域医疗服务次中心的需求,建立县级医疗系统专家需求清单库,探索县级医院与乡镇次中心医院专家交流机制。县级总医院根据需求清单库,从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县妇幼保健院抽派中级职称以上的专家,前去县域医疗服务次中心担任副院长,坐诊次中心,帮助分析病因,同时帮助次中心在内部管理、人才培养、基础建设、设备配置方面建设,提升医疗水平。县域医疗服务次中心还会定期组织医生、护士到县级医院进行跟岗锻炼,重点提升消化内科、内分泌科、中医康复科等专业技能。截至目前,已有50多名次中心医生完成了跟岗锻炼。
据悉,建立县级共享中心由县级总医院牵头,建成县域影像中心、心电中心、病理诊断、120急救等共享中心,将县级医疗机构、县域医疗服务次中心接入共享中心,实现资源共享,实行“乡镇拍片、县级诊断、结果互认”的模式,老百姓就近在县域医疗服务次中心检查后,将相关数据实时上传到共享中心,由县级专家在共享中心平台进行阅片,并实时反馈结果给县域医疗服务次中心,为病情诊断提供依据,确定病因,经双方确认结果。目前,该县已推出260多项互认事项,涵盖了常见病,为群众节约了就医经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