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热议:“假装上班”为哪般?

2025-07-31 18:17 阅读
大江网

  最近,杭州一家名为“假装上班无限公司”的机构火爆网络,该机构为自由职业者和求职过渡期者等提供“工位”、茶水、网络等服务,让他们“付费”过上“朝九晚五”生活。探究该机构火爆的逻辑,在于“让家人放心”的出发点,维持某种“职业体面”。可想而知,所谓“假装上班”,只是网络经济的服务业态表现形式,提供平台与空间满足部分群体“就业获得感”,侧面反映出就业压力与工作焦虑的社会情绪,在“假装上班”中寻找一丝“慰藉”。

  当然,每个人都有“难言之隐”,每个人都需要“放松空间”。尤其,在快节奏、高效率的现代况景下,秉持一颗向上进取的灵魂,奔赴心中既定的目标,难免会因“压力山大”而焦虑难安,或一时失意,或职场迷茫,或心力交瘁,等等。加上职场存在诸如“996”加班文化、人情交往“套路”,以及“内卷式”竞争等不良现象,更是让不少打工人“谈之色变”、望而生畏,甚至萌生出寻觅一方尘之地自我主宰的“逃避”场所。不得不说,“假装上班”让自我安放的心灵诉求得到“精准对接”,故此才有网络上微妙情感的共鸣共情。

  上班,奋斗的载体与桥梁。有句话叫,“别假装努力,结局不会陪你演戏”。说到底,“付费”享受“假装上班”的“服务”,暂时的过渡、精神的催眠,固然可以理解,毕竟没有人是“铁人”,谁都需要安慰、停靠、重整。但是,沉溺于“假装上班”中不能自拔、深陷其中,久之恐怕消磨意志、精神涣散。

  人总要回到现实世界去打拼,那才是真实的奋斗。故此,无论是安慰家人的心,还是宽慰自我的魂,“假装上班”只能作为一种消费行为,更何况本质上就是“付费享受服务”的网络经济新业态、新模式、新热点罢了,戳中了现代人的精神需求与情绪价值点。“假装上班”固然很好,不“贪杯深陷”,方能在一张一弛、暂时逃离之中焕发新的冲劲与拼劲。

  “假装上班”只能假装一时、别太“认真”。解救自己的英雄永远是自己,锻造强大的内心、增强干事的本领、拥有向上的信心,去拥抱职场和工作的利与弊,克服困难、主动作为,才能活出强大且真实的自我。

  (段官敬)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