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树下|太阳掉在脸上
沈师/文
太阳掉在脸上,不仅仅是晒,是烫,还要把万物融化。
高温连连,我每天都留心天气预报。大热天,天气预报日日说“今日最高气温39°C”,大概也被热糊涂了,把高温封了“顶”。
蝉在这个热度劲爆的空间,总算逮到了绝佳的表现机会,叫得声情并茂,高潮迭起,与天气预报一唱一和,联袂出演,营造出热气腾腾的人间氛围。
高温,炎热,无可争议地成为眼下的关键词。
烈日下,街道上行人寥寥。公交车按班运行,但乘客比平常明显少很多;街区和道路上的车辆也少了,就连一向抢点的出租车也放缓了节奏。中午时分,好不容易过来一辆车,只听得“呼”的一声,过去了。凝视街道和路面,热气蒸腾中城市建筑像海市蜃楼般在空气中“变形”。
要问一天中最热的节点,当然是中午。这时,太阳又圆又烈,如一张刚出锅的大饼,热辣滚烫,从天上掉下来,贴在人脸上。
天热,只有商场是热闹的,除了顾客,还有三五成群的大爷大妈们涌入,他们自带马扎,在这里寻找阴凉。起先,商场是好言劝离的,到最后就是对大爷大妈们的温馨安全提示,这也渐渐形成了夏天一景——一方为“蹭”空调避暑,另一方乐见人气涌动。正如商场工作人员戏说,“实现了新形势下买卖双方的‘双赢’”。
太阳明晃晃地挂在空中。这个时候有另一群人要向阳而去——对于要出摊的卖瓜人来说,天热意味着好商机。
我家所在的巷口就是个好档口。
一个中年男人,正吃力地蹬着装满了西瓜的三轮车,往巷口赶。他头戴旧草帽,汗水湿透了后背,白花花的太阳照在他身上,大颗大颗的汗珠便从他小麦色的脸上流下来,淌到细细的每条皱纹里。
车上的西瓜有点多。巷口有个小坡,他弯腰躬背,腿脚用力,奋力向前。坡有点陡,余力不够,车子往前走后又随着惯性往后退。走在后面的我,主动上前搭了把手。
多一把力气车子就上了坡。他回头,冲我笑,我也冲他笑。一仰头,太阳就掉在了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