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交通富民强企的枢纽作用

2025-07-18 05:04 阅读
江西日报

  铁河大桥如白鹤展翅于赣江支流,将南昌市新建区铁河乡到昌邑乡的行程缩短22公里;鄱阳湖堤顶公路如金色丝带,串联起万顷稻浪与万羽候鸟;南昌市绕城高速西二环厚田至乐化段A匝道上跨京九铁路工程,在48分钟内成功转体,彻底打通了制约匝道通车的“卡脖子”节点……南昌市新建区这一系列交通工程的剪影,生动印证了交通作为经济“先行官”的枢纽地位。当铁轨延伸、桥梁飞架、道路织密,交通网络便从物理连接升华为发展的金钥匙,在民生福祉与企业活力之间架起双向奔赴的黄金通道。

  交通的枢纽价值,首在打通经济“大循环”,为富民强企夯实根基。天堑变通途,改变的不仅是空间距离,更是资源要素的流动效率。

  铁河大桥通车后,方洲村的罗氏沼虾得以争分夺秒地“鲜”达八方市场,有望为企业增收超千万元。交通的畅通,使鲜活农产品得以突破地理藩篱,让“河边乡物”电商平台应运而生,打通“出村进城”的“最后一公里”。从鱼米之乡到城市餐桌,缩短的物流链不仅锁住了“鲜甜”,更将产业价值留在了乡村;溪霞镇溪果农场门前的4米旧路变作宽阔沥青产业路后,大棚旁便直接装车发货,节省的成本转化为企业发展的强劲动力——这恰是“四好农村路”与产业结构调整深度耦合的生动写照:一条路,便是一条振兴的动脉。

  当路网由“通”向“畅”升级,其枢纽作用便从基础保障跃升为区域发展的战略引擎。

  新建区投入27亿元升级农村公路、构建外联内通立体路网,其视野早已超越一桥一路的实用功能。铁河大桥作为鄱阳湖旅游公路桥梁工程的关键一环,与堤顶公路共同串联起海昏侯遗址、南矶山保护区等“珍珠”,使“湖水—荷塘—候鸟”的三重景观从割裂走向融合。堤顶公路通车不久,游客便纷至沓来,沿途采摘、垂钓、农家乐等业态如雨后春笋。一条路激活一片景,带动一方业,惠及万千民——熊大爷的时令蔬果摊每日都有路过的游客停车光顾,李大嫂的餐馆静候游客品尝樵舍特色,这条“黄金走廊”正将“绿水青山”源源不断地转化为“金山银山”。

  放眼更广阔的区域,南昌市深入推进“一枢纽四中心”建设,致力于打造具有全国重要影响力的综合交通枢纽。

  当“空铁公水”四大维度在2025年6月集体突破,综合交通枢纽的意义已超越基础设施本身,与区域科创中心、金融中心、先进制造业与高品质服务业集聚发展中心建设深度融合,形成强大合力。交通的枢纽之力,在于其能激荡起“一通百通”的乘数效应。路延伸处,不仅是地理空间的连接,更是希望的延展与繁荣的奔涌——桥飞架、路纵横、货畅其流、人便其行之时,发展的动脉便真正在城乡之间、在富民与强企之间强劲搏动。

  吴志刚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