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墙绘助力乡村振兴 江西水利电力大学师生绘就百米乡村文化画卷

2025-07-17 18:31 阅读
大江网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通讯员马浩哲、袁雅思、乐博峥、范屹培) “你看这墙上画的烫皮,和奶奶做的一模一样!”赣州市上犹县社溪镇石崇村的小朋友徐凤筑扒着墙根,指着刚绘好的墙绘兴奋地说。连日来,江西水利电力大学人文与艺术学院“青音润乡语 推普助振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在村里绘制的墙绘成了孩子们眼中的“新课堂”,不少小朋友每天都来围观,不仅认出了画里的米酒等食物,还跟着队员们学会了分辨水稻育苗和油菜开花的不同时节。

  前期筹备中,团队成员通过线上收集资料、线下走访村民,将当地特色美食文化与农耕文化确定为创作核心——从米酒的酿造工艺到烫皮的晾晒场景,从九层皮的制作步骤到苞米果的馅料搭配,再到水稻插秧、油菜收割的农耕场景,多个主题既扎根乡土,又贴近生活,成为展现石崇村风貌的鲜活载体。

绘制“石崇百米画卷”

  既要画得像,更要传得远。实践团成员发挥专业特长,先根据调研内容完成电子稿设计,再带着颜料、画笔,在洁白的墙面上一步步起形、描边、上色。烈日下,成员分工协作,有的调和颜料确保色彩鲜活,有的精细勾线还原细节,经过数天忙碌,一面面普通的墙面变成了长达百米的“文化画卷”,丰收的稻田、飘香的酒缸、忙碌的农人跃然墙上,成了村里最亮眼的风景线。

  更让村民们称奇的是这些墙绘的“科技范儿”。团队成员创新性地引入数字墙绘概念,为每幅作品录制普通话语音解说,从美食的历史渊源到农耕的技术要点,都做了细致讲解。这些语音生成专属二维码后被张贴在墙绘旁,村民和游客扫码就能边看边听,平面画作瞬间变成“会说话的文化展”。“扫一下码,就像有人在旁边讲故事,连城里来的亲戚都觉得新鲜。”村民李女士笑着说。

  据了解,此次实践活动通过“文化可视化+语言数字化”的方式,让乡土文化从田间地头“走进”公共空间,既美化了村容村貌,又为乡村文旅注入新活力。石崇村驻村第一书记陈智表示,这些墙绘形成了“墙上有画、扫码有声、体验有物”的立体语言生态圈,不仅是乡村美育的生动教材,更提升了村民普通话实践应用能力和本土文化认知度。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