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时评:传统服饰入证件照,是文化自信最美的底色

2025-07-17 16:38 阅读
大江网原创

  能穿汉服拍摄身份证照片了!这个夏天,浙江绍兴越城区公安窗口的这个小变化,像一颗投入湖面的石子,在网上漾起圈圈涟漪。这不仅仅是一张身份证照片的改变,更是一个民族找回文化记忆的温暖印记。当汉服、唐装这些承载千年文脉的衣冠,走进最平常的证件照,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项便民举措,更是文化自信在民生细节里的生动流淌。

  证件照里蕴藏着时代的表情。曾几何时,我们的身份证照片总是千篇一律——素色上衣、规规矩矩的衬衫,端正表情,连发型都有严格限制,似乎成了标配。而今天,“深色汉服可拍证照”的新规,像一把温柔的钥匙,打开了传统与现代对话的一扇门。越城区12家授权照相馆里,穿襦裙的姑娘对着镜头微笑,着唐装的小伙整理衣襟,这些画面里没有刻意的复古表演,只有传统文化自然融入生活的恬淡。这不是简单的政策调整,而是公共服务理念的一次华丽转身。就像一位网友说的:“终于能在最重要的证件上,展现最真实的自己。穿着祖先穿过的衣裳,连指尖都带着文化的温度。”

  这次新规不是一拍脑袋的创意,而是带着精细化治理的巧思:深色衣物的要求兼顾了证件照规范,无发饰的规定守住了身份识别的底线,12家授权网点的布局让便民服务落地生根。这种“有边界的包容”,恰是现代治理的智慧——既不墨守成规把传统拒之门外,也不为博眼球突破管理底线。

  文化自信从来不是宏大的口号,而是具体可感的生活实践。孔子说,“衣冠上国,礼仪之邦。”服饰从来都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当年轻人穿着汉服逛庙会、过佳节时,当传统服饰从舞台走向街头时,社会对文化表达的包容度正在悄然提升。

  从湖南长沙到四川成都,再到浙江绍兴,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允许传统服饰进入证件照。这些城市不约而同的选择,折射出基层治理中的文化觉醒。就像春风化雨,文化自信正通过这些具体而微的政策,润物无声地融入百姓生活。绍兴的实践告诉我们:文化传承不必端着架子,也无需刻意煽情,把汉服请进证件照这样的日常场景,让传统在柴米油盐里扎根,反而更有持久的生命力。正如那些在窗口办理业务的市民所说:“不是为了标新立异,就是想让身份证上的自己,多一点文化的底色。”

  当我们的孩子拿着印有汉服形象的身份证时,他们收获的不仅是一张证件,更是一颗文化认同的种子。这让人想起故宫博物院前院长单霁翔说过的话:“让文物活起来,首先要让文化走进生活。”

  这些年,我们见证了故宫文创走红大江南北,看到了河南卫视“端午奇妙游”惊艳全网,感受到了“国潮”成为年轻人的消费新风尚。这些变化,是越来越多的人从文化的旁观者变成参与者,从传统的继承者变成创新者。

  绍兴的证件照新规,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为文化传承搭起的又一座小桥,让每个普通人都能在生活场景中,触摸文化的脉搏,感受传统的魅力。当越来越多的传统文化元素被重新激活,当越来越多人愿意在日常生活中展现文化认同,我们离真正的文化自信就更近了一步。

  (邓随新)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