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水”!特朗普遭遇重大挫败!超13万人爆仓→

2025-07-16 19:34 阅读
中国经济网综合

当地时间15日,美国总统特朗普支持的加密监管法案遭遇重大挫败。

共和党议员“反水” 

特朗普支持的加密监管法案遭遇重大挫败

 
 
当地时间15日,比特币、以太坊、BNB、Solana、艾达币等加密货币集体跳水。其中,比特币的跌幅一度超过5%,价格最低下探至11.63万美元。而在14日,比特币刚创下12.31万美元的历史新高。
究其原因是,据媒体报道,在当地时间15日进行的一场程序性投票中,美国众议院的共和党保守派成功阻挠了包括《指导与建立美国稳定币国家创新法案》(简称:《GENIUS法案》)在内的三项加密货币立法进程。当地时间周二下午举行的程序性投票以196票赞成、223票反对告终,共有13名共和党议员投下反对票

众议院议长约翰逊在投票后表示,这些强硬派批评者希望把几项加密货币法案合并成一个整体,这就是他们阻止程序性投票的原因。

乔治亚州共和党众议员玛乔丽·泰勒·格林对媒体表示,她投票反对的原因,是希望将稳定币法案与另外两项立法(一项市场结构法案和一项禁止美联储发行数字货币的法案)进行捆绑,但众议院领导层不同意对这项修正案进行投票。格林强调:“稳定币法案并未反映特朗普总统1月23日的行政令,该命令明确表示应禁止中央银行数字货币。”

这次投票发生在被称为“加密周”(Crypto Week)期间,媒体称,众议院共和党人罕见地并未听从特朗普指令。特朗普周二早些时候在他的社交平台Truth Social上称赞“加密周”,并敦促所有众议院共和党人投票支持相关法案。

加密货币相关的股票下跌

 
 
投票失败后,与加密货币相关的股票开始下跌。稳定币公司Circle的股价一度下跌超过7%,跌幅后收窄至4.5%左右。Coinbase股价一度下跌超过4%,跌幅后收窄至1.4%左右。数字资产公司MARA Holdings股价一度下跌超过2%,跌幅随后收窄至1.8%左右。

16日,Coinglass数据显示,过去24小时内,加密货币市场全网合约爆仓人数超过13万人,爆仓金额为4.93亿美元。其中,多单爆仓3.93亿美元,空单爆仓近1亿美元。

影响多大?

 
 
有媒体分析称,这对加密行业来说是一次重大打击

早在当地时间7月3日,美国众议院就曾宣布将7月14日当周定为“加密货币周”,届时将审议《数字资产市场透明法案》《反CBDC监控州法案》以及《指导与建立美国稳定币国家创新法案》等多项法案,为数字资产行业提供其长期以来要求的国家监管框架。

其中,最重要的法案无疑是GENIUS法案,该法案将为稳定币制定联邦规则。特朗普此前曾称自己为“加密货币总统”,并敦促政策制定者修改有利于该行业的规则。

6月18日,美国参议院以68票赞成、30票反对的结果通过《指导与建立美国稳定币国家创新法案》,法案随后将提交众议院表决。这项法案可能首次为与美元价值挂钩的稳定币建立监管框架。有分析认为,在美国国债规模已突破36.2万亿美元的背景下,美国推动稳定币发展的核心意图,是通过金融创新工具为美债市场创造持续性需求,缓解债务压力

首先,法案将稳定币与美债深度绑定。《GENIUS法案》规定,稳定币发行方必须将100%储备资产配置为美元现金或93天以内到期的短期美国国债,并严格限制非持牌机构进入市场。由于近期美债遭遇大举抛售,因而这一强制储备要求被认为有助于填补传统主权买家减持美债带来的缺口。如果法案得以顺利签署,稳定币发行商有望成为美债结构性需求的新来源。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5月上旬在美国众议院作证时就表示,“(稳定币等)数字资产对美国国债的需求在未来几年可能达到2万亿美元”,言辞间对稳定币助力平稳消化美债充满期待。

其次,稳定币有助于压低融资成本,从而稳定美债价格。一方面,稳定币发行商可以集中购买短期国债,推高国债价格并压低收益率。有研究表明,美国稳定币发行商Tether市场份额每增加1个百分点,1月期美债收益率下降3.8个基点,每年可为美国政府节省约100亿至150亿美元利息支出。另一方面,美国财政部可以通过增加短期国债发行比例,迎合稳定币对短期资产的偏好,以短期债务置换长期风险。

此外,美国推动稳定币发展也有利于美元霸权在数字领域延伸,扩大美元流通半径,间接支撑美债信用。有分析指出,如果法案设想的机制落地,那么当全球各地用稳定币完成支付后,资金最终会通过稳定币发行商流向美国财政部债券账户。这种机制将美国国家债务转化为分布式持债,让全球用户成为美债隐形持有人,间接扩大美元需求并巩固其储备货币地位,增强美债的全球信用基础。当“美国财政部发债—稳定币公司购买—发行稳定币—全球流通—资金回流美债”的链条完成闭环,美元可以通过区块链技术渗透至传统金融难以覆盖的“无银行账户”地区,搭建起“链上美债循环”机制。

尽管稳定币短期内有望为美债危机提供缓冲,但其副作用正引起全球警惕。6月24日,国际清算银行在年度报告提前章节中警告,“稳定币作为可靠货币形式存在不足,如果缺乏监管,会对金融稳定和货币主权构成风险。”国际清算银行认为,稳定币未能通过构建未来货币体系所需的货币的单一性(按面值接受支付)、弹性(及时履行义务,防止僵局)和完整性(防范金融犯罪)等关键测试,无法达到成为货币体系支柱的要求。同时,国际清算银行还阐述了稳定币的三大隐患:破坏货币主权、缺乏透明度,以及新兴市场资本外逃风险。此外,还有分析指出,稳定币发行商集中持有短期美债,但中长期国债却占美债总量的绝大部分,美债的结构性问题并未解决,若市场对长期债券信心不足,美债流动性危机仍将爆发。

美国一些人试图推动稳定币将美债需求全球化、散户化,从而缓解债务压力并巩固美元地位。然而,这一机制并未解决美债规模膨胀和美元信用衰退的结构性问题,反而可能通过风险转嫁加剧全球金融体系的脆弱性。长远来看,稳定币业务能否持续健康发展,仍取决于美国能否摆脱债务依赖型经济模式。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