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突发基孔肯雅热疫情!南昌疾控:返昌12天内做好健康监测

2025-07-16 18:45 阅读
南昌疾控

715日,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通报发生一起由境外输入引起的基孔肯雅热本地疫情,截至通报日累计报告确诊病例478例(均为轻症,主要集中在乐从、北滘、陈村三镇)。当前正值高温多雨、蚊虫孳生的夏季,也是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等蚊媒传染病高发期。南昌市疾控中心提醒广大市民,了解基孔肯雅热,做好个人防护,特别是暑期有计划前往广东佛山或东南亚等地区的市民更要提高警惕!

 

 

 
 

 

 

什么是基孔肯雅热?

基孔肯雅热(Chikungunya Fever)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病毒性传染病。这个拗口的名字源于非洲土语,意思是“弯腰”,形象地描述了患者因严重的关节疼痛而弯腰屈背的样子。该病最早于1952年在坦桑尼亚被发现,我国1987年在云南报告首例,近年来在广东等南方省份也有输入性或本地病例报告。

主要症状有哪些?

感染后潜伏期通常为3-7天(1-12天内都可能),主要症状可概括为“热、痛、疹”发热、关节痛/关节炎、皮疹是本病的典型临床表现。主要症状有急起高热、关节痛、关节肿胀、斑丘疹症状。急性症状一般持续57天。皮疹常见于面部或四肢伸展侧。关节痛常表现为游走性疼痛,可累及多个关节,以侵犯小关节(如指关节)多见;关节痛常伴随发热症状出现,可持续数天或数月。部分病人可表现为持续性关节疼痛。

它是如何传播的?

主要通过携带病毒的白纹伊蚊(俗称“花斑蚊”或“花蚊子”)叮咬传播。该蚊虫喜欢在较为洁净的积水容器(如花瓶、水缸、盆罐、轮胎、树洞、竹筒、废弃容器等)中繁殖。主要在白天活动叮咬人,尤其是日出后2小时和日落前2小时是活动高峰。

不会人传人不会通过空气、日常接触或呼吸道直接人传人。

外出健康提示(尤其暑期出游)

  • 了解目的地疫情

出行前,通过官方渠道(如目的地疾控中心官网、国家卫健委国际旅行健康建议)了解目的地是否有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等蚊媒传染病疫情。

  • 严防蚊虫叮咬(最关键!)

尽量穿着浅色长袖衣裤,减少皮肤暴露在外露的皮肤和衣物上涂抹(喷洒)含有效驱蚊成分(如避蚊胺DEET)的驱蚊剂选择有纱门、纱窗或空调的住所避免蚊虫高峰时段外出

归国/返程返昌健康提示

目前正处暑期外出旅游旺季,为防范疫情输入,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请近12天有国内佛山顺德境外(东南亚、南亚、非洲旅居史的广大市民,回国/12天内,做好自身健康监测严格做好个人防蚊措施,避免蚊子叮咬若出现发热、皮疹及关节疼痛等临床症状,请及时就医,并主动告知旅居史和蚊虫叮咬史便于医生及时诊断和处置。

基孔肯雅热的症状与登革热非常相似,但关节疼痛通常更剧烈、更持久。目前尚没有基孔肯雅热疫苗但其可防可控,关键在于清除蚊虫孳生地和防止蚊虫叮咬。让我们从自身做起,从家庭做起,积极参与爱国卫生运动,清理环境积水,做好个人防护,共同筑牢防蚊灭蚊的屏障,守护家人和社区的健康!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