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时评:暴力抢砸摄像机,挡不住舆论监督的力量

2025-07-16 18:30 阅读
大江网原创

  7月15日上午,湖南媒体发布视频称,有市民举报在湖南丰旭线缆有限公司买到疑似不合格产品,记者实地采访过程中遭该企业负责人阻挠。视频画面中,一男子从记者手中抢过摄像机并重重摔碎,并试图抢夺记者手机。事后,打砸摄像机的男子表示,“事情发生像鬼一样,确实是冲动了,不能违法。”目前,该男子已被警方依法刑事拘留。

  这一幕,令人震惊、愤慨。中国记协对此发声:“采访是记者的权利,正当舆论监督受法律保护。”

  消费者举报线缆质量不合格,记者带着疑问走进工厂,本该是企业自证清白的契机。可视频中这位企业负责人偏要选择最野蛮的方式——抢夺、摔砸、推搡,把“心虚”二字刻在脑门上。这哪里是“冲动”,分明是骨子里对监督的恐惧,是长期漠视规则养成的傲慢。

  更讽刺的是,这家企业其实早有“前科”。2018年该企业就因无证生产不合格产品被点名,如今“旧病复发”还被当场“抓包”。负责人嘴上喊着“产品合格”,手里却干着毁证据、“堵嘴巴”的勾当。

  线缆质量关乎消防安全、工程建设,容不得半点马虎。如果企业把“合格”二字当儿戏,把法律当摆设,这样的企业早该被市场淘汰。

  虽然警方已介入调查,但留给社会的思考远未结束。为何总有人把“捂盖子”当成危机公关的手段?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五条对故意毁坏财物罪的明文规定,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对干扰采访行为的处罚条款,法律早已为这种粗暴对待记者采访的行为划定红线。

  历史反复证明,掩盖问题只会让问题暴露得更快,对抗监督只会引来更严厉的监督。在信息飞速传播的互联网时代,那些试图用暴力掩盖问题的企业应当明白,靠拳头不能捂住问题,越是“捂盖子”,越容易“捅娄子”。与其花心思堵记者的嘴,不如把精力放在提升产品质量上;与其用暴力对抗监督,不如面对镜头时学会用事实说话。

  暴力抢砸摄像机,挡不住舆论监督的力量。对暴力阻挠监督者必须依法严惩,对生产伪劣产品的企业,也必须让他们在阳光下“现形”。

  (姚隽)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