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就餐码,何以“扫”去大难题

2025-07-16 08:39 阅读
当代江西

让公务用餐回归本质。

一张小小的“赣餐码”,正在塑造江西公务接待领域的新风尚,也悄然开启了一场静水流深的治理新实践。
2024年7月,江西开始推行公务就餐改革,打造“赣餐码”平台,引导干部职工省内公务活动期间在各级食堂自行扫码就餐,目前已打通省、市、县、乡四级5291家机关食堂的异地就餐支付及结算业务,基本实现全省公务就餐“一码通刷、一网覆盖、一体监管”。
截至目前,江西省共完成扫码就餐7.5万余笔。这场始于餐桌的改革,不仅是技术手段的迭代,更是治理理念的升级,为全国公务接待改革提供了借鉴。
过去,基层公务接待可谓负担不小。在搞接待时,在超标违规与招待不周之间艰难权衡。提前审菜单、打听来宾喜好、为备菜奔波,偏远乡镇甚至要远赴县里采购。陪餐更是一场“持久战”,一两个小时的用餐时间,有时身心俱疲。
与此同时,就餐方也有诸多无奈,开公函手续繁杂,行程临时变动常使公函作废;“一函一餐”之后的用餐问题也令人尴尬,面对接待方精心准备的一桌饭菜,不吃显得失礼,吃了又担心违规,报销流程更是繁琐复杂。
在党中央集中整治违规吃喝的大背景下,个别地方滑向了极端,陷入“谈吃色变”的误区,将正常的公务接待也一并“冰封”。中央纪委早已明确,禁止的是“管理服务对象买单”的猫腻,查处的是“私人会所里的交易”,正常的工作用餐并不在禁止之列。
江西此番推出的“赣餐码”,无疑打破了传统公务接待的繁琐与尴尬,“扫”去了公务接待大难题,让公务用餐回归本质。它借助数字化手段实现“一码通刷”,在堵住违规漏洞的同时,能够保障公务活动的正常开展。其核心价值,在于切实为基层减负的同时,将公务接待一并纳入数字监管体系。
通过打通全省5291家机关食堂的支付系统,每笔消费的时间、地点、人员信息实时上传至监管平台,形成不可篡改的“数字台账”。纪委监委工作人员只需轻点鼠标,便能查看公务用餐的“热力图”,精准识别异常消费。
这种“一键看”的监督模式,让传统的“层层查”转身为“云端巡”。扫码定位甚至能敏锐捕捉“层层陪同”的不良作风苗头,使监督如春风化雨般渗透到权力运行的末梢。
“赣餐码”给基层带来的减负效果立竿见影。修水县自去年9月先行先试以来,全县公务用餐接待支出同比减少327.25万元,节省下来的资金被精准投入民生服务领域,如完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设施,让公共服务惠及更多群众,实现了财政资源的高效利用。
而且,随着“赣餐码”的进一步推广,其应用场景还将不断拓展。江西正积极探索将学校、国企食堂接入平台,并集成公务差旅活动中的交通费缴纳、酒店预订等需求,实现更大范围的消费与监管无缝对接。
作风转变更是显而易见。如今,每笔消费都在阳光之下,还有谁敢肆意妄为?纪委监委工作人员无需再在节假日蹲守饭店,而是将精力集中在关键事务上。这小小的“赣餐码”,不仅是一张饭票,更是监督作风的“电子眼”。
从“公函满天飞”到“一码走江西”,“赣餐码”正撬动公务接待领域的深刻变革。它让公务用餐变得更加简单、透明、规范,为作风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也让我们看到了政务服务改革创新的无限可能。
真正的作风革新,并非不食人间烟火,而是让每一顿饭都回归务实、节俭的本质。当更多地区复制推广这一模式,我们有理由期待,一个更加高效、廉洁、亲民的政务生态将化风成俗,为国家治理现代化注入源源不断的强大动能。(张忠德)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