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干部要在“过紧日子”中锤炼过硬作风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修订后的《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为各级党政机关立起“过紧日子”的刚性标尺。青年干部作为社会的中坚力量,更应率先垂范,在修身立德、务实为民、清正廉洁中自觉践行节俭理念,引领节约风尚,让勤俭节约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以“俭”养德,在物质丰裕时代守住精神家园。从井冈山上的红米饭南瓜汤,到延安窑洞里的煤油灯,勤俭节约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光荣传统和政治本色。当前,我国GDP已突破130万亿元大关,物质生活正在持续改善,但有个别干部在优越环境中迷失了方向,淡忘了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最终滑向违纪违法的深渊。面对我国人均耕地不足1.4亩、人均水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1/4的基本国情,青年干部须深刻地认识到:节俭不是生活方式的选择题,而是必答题;不是特殊时期的权宜之计,而是长久之策。广大青年干部唯有以“俭”养德,把“过紧日子”内化为政治自觉,才能以良好的政治生态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注入源源不竭的动力。
以“俭”行事,做新时代务实为民的奋进者。“足国之道,节用裕民”。当前,新时代的节约正在实现从“节流”向“开源”的智慧跃升:既提升资源利用效率,也同步提高工作质量,将被动节约转化为主动作为,把粗放管理升级为精细治理。浙江省90%以上的政务事项实现线上办理,每年节省纸张费用超1亿元;湖南某县创新推行“会议打包”制度后,会议经费同比直降40%以上。每一张纸的节约使用,丈量的是为民初心;每一场会议的精简召开,照见的是党风政风。青年干部要善于运用“节约+”思维和数字化手段,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把更多财力物力投向民生领域,让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效益,才能真正惠及百姓,让“紧日子”带来人民群众的“好日子”。
以“俭”促廉,在作风建设中筑牢防腐堤坝。“奢靡之始,危亡之渐”。廉洁自律是青年干部的立身之本、从政之基,而勤俭节约则是滋养廉洁品质的源头活水。纵观各地查处的违纪违法案件,一些干部从接受一顿饭、一条烟开始,到沉迷豪车名表,最终陷入腐败深渊。不少案例已表明,节俭是抵御腐败的第一道防线,奢侈浪费往往与腐败相伴而生。青年干部要始终保持“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警觉,锲而不舍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决抵制“舌尖上的浪费”“车轮上的腐败”,牢记“公款姓公,一分一厘都不能乱花;公权为民,一丝一毫都不能私用”,以俭养廉、以廉促俭,让清廉之风浸润心田,以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引领正气充盈的社会生态。
勤俭节约不是简单的行为选择,而是中国共产党人代代相传的优良传统。青年干部当以俭立身、以德润心,在“过紧日子”中锤炼过硬作风,让节约的种子在内心深处生根发芽,为奋进新征程凝聚强大正能量。
(南昌高新区2023年省组定向选调生 徐佳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