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发国债气象建设项目巡礼丨鹰潭:强化项目建设 筑牢防灾减灾坚实防线

2025-07-10 18:13 阅读
鹰潭市气象局

  “气象部门准确预报鹰潭市强对流天气,精准的气象预报为政府指挥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在全市防灾减灾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在2025年鹰潭市防汛抗旱工作会议上,市委副书记、市长王亚青对气象服务工作给予高度评价。2024年以来,鹰潭市气象部门在强化增发国债气象项目建设过程中,注重决策科学性、部署前瞻性与工作执行力,精心规划、统筹推进,项目在气象服务工作中发挥显著成效,为鹰潭市防灾减灾筑牢坚实防线。

  组建工作专班 全力跑出项目建设“加速度”

  2024年,鹰潭市气象局组建市县两级增发国债气象项目建设工作专班,将项目建设任务分解至市县两级,实现责任到岗到人,并通过微信工作群实施“日跟踪、周通报”,加强工作督导,为项目顺利推进提供组织保障。市气象局还积极争取地方政府支持,与应急管理、自然资源、水利、交通等部门建立联动机制,实现资源整合,为项目实施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通过多方协调,项目建设进度比原计划提前一个月,顺利完成年度内各类设备的安装和调试工作,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

  运行硬核装备 精准捕捉中小尺度天气系统

  走进鹰潭市气象局,电子屏幕上实时显示全市增发国债气象项目监测数据。据鹰潭市气象局项目建设专班工作人员徐俊杰回忆:“今年3月27日,项目建设的L波段风廓线雷达精准捕捉到强对流天气特征,灾害性天气预警提前了近20分钟,在应对鹰潭市高新区11级大风过程中,新建的雷达装备发挥了关键作用,为政府科学决策和指挥调度争取了宝贵时间。”

图:贵溪市L波段风廓线雷达

  鹰潭市气象部门以增发国债气象项目建设为契机,进一步织密气象监测网,提升预报预警能力。2024年,鹰潭市县两级气象部门新建1部L波段风廓线雷达,新建8套六要素省级气象观测站,升级8套省级气象观测站,升级4G通讯模块29套,更新2套国家级气象观测站备份站,改造2套能见度设备,增加2套蒸发传感器。

  项目建设气象装备的稳定运行,有效填补了鹰潭市气象灾害监测盲区,全市雷电及雷雨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预警信号提前量超过45分钟,中小尺度灾害性天气系统的捕捉能力全面增强。

  发挥项目成效 以实干实绩交出气象平安答卷

  2025年4月21日,鹰潭市出现雷暴大风和冰雹天气,这是一个多月时间中鹰潭市出现的第五场强对流天气。面对广发、频发、强发的对流性天气,鹰潭市气象部门直面挑战,依托增发国债气象项目建设成果,强化递进式气象服务,积极交出一份“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气象“平安答卷”。

  4月21日,鹰潭市气象局发布气象专报,指出“强对流主要影响时段在今天夜间到明天凌晨”。市安防办根据气象预报,组织通信运营商向全市人民发送风险提示短信,提醒广大市民和生产经营单位做好防范准备。各乡镇、村应急责任人采取进村入户的方式,对风险隐患点进行重点排查,对孤寡老人等特殊人群进行敲门入户走访,引导有关人员合理避险。

图:鹰潭市气象业务人员严密监视天气变化

  与此同时,鹰潭市气象部门发布加强值班指令,全体干部职工全力应战,领导干部坚守一线指挥,业务和管理人员全员在岗,进一步强化实况监测和预报预警。当日15时,市气象局发布冰雹橙色预警信号,15时27分贵溪市河潭镇出现4厘米冰雹。由于预报准确、预警及时,各地提前部署防御措施,全市无人员伤亡。

  守护人民群众 护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鹰潭市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张智勇表示:“增发国债气象项目的实施,显著提升了全市灾害性天气的监测预报预警能力。项目打造的不仅是设备装备,更是守护人民群众的安全防线!”

  鹰潭市气象部门将在防灾减灾的道路上不断迈出坚实步伐,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强化部门合作,不断总结经验,创新工作方法,提升气象服务的质量和水平,把增发国债气象项目建设效益转化为守护民生、服务发展的长效动能,努力为鹰潭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气象保障。

  (文/徐俊杰 范鑫 刘懿枢 桂园园 审/齐永胜 钟微)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