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决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前反腐败斗争形势仍然严峻复杂。腐败存量尚未清除,增量还在持续发生,铲除腐败滋生土壤和条件任务仍然艰巨繁重”“只要存在腐败问题产生的土壤和条件,反腐败斗争就一刻不能停,必须永远吹冲锋号”。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作出全面部署,要求着力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坚持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深化标本兼治、系统施治,不断拓展反腐败斗争深度广度。
强化震慑,保持不敢腐的高压态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在不敢腐上持续加压,始终保持零容忍震慑不变、高压惩治力量常在”。严惩腐败行为,要坚决保持反腐败的高压态势,坚决铲除腐败毒瘤,通报曝光典型案例,强化警示震慑效应。一是要紧盯重点问题、重点领域、重点对象,深化整治腐败问题。把严惩政商勾连的腐败作为重中之重,着重抓好金融、国企、能源、消防、烟草、医药、高校、体育、开发区、工程建设和招投标等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领域系统整治。推动反腐败向基层延伸,聚焦就业创业、教育医疗、养老社保、生态环保、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执法司法等领域,深入推进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二是要深入推进风腐同查同治。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互为表里、同根同源。要深刻把握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相互交织的规律,坚持正风反腐一起抓,既“由风查腐”,防止“以风盖腐”,深挖不正之风背后的权钱交易、权权交易等腐败问题;又“由腐纠风”,细查腐败背后的享乐奢靡等作风问题。三是要持续深化受贿行贿一起查。加大对行贿行为惩治力度,坚决斩断“围猎”与甘于被“围猎”的利益链。建立全国行贿人信息库,加大对行贿所获不正当利益的追缴和纠正力度,强化对行贿人的联合惩戒。
健全制度,构建不能腐的防范机制。要在不能腐上深化拓展,前移反腐关口,深化源头治理,加强重点领域监督机制改革和制度建设,健全防治腐败滋生蔓延的体制机制,防止权力的滥用和腐败的发生。一是深化重点领域体制机制改革。加快推动新兴领域治理机制建设,促进完善公共资源配置、公共资产交易、公共产品生产等领域运行机制,进一步堵塞制度漏洞。丰富防治手段,建立腐败预警惩治联动机制,丰富防治新型腐败和隐性腐败的有效办法,提升反腐败斗争的能力和水平。二是完善权力配置和运行的制约机制。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最大限度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活动的直接干预。建立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负面清单制度,明确权力边界,规范权力运行。推进政务公开,完善权力运行流程图,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抓住定政策、作决策、审批监管等关键权力,减少设租寻租机会。推进公权力大数据监督平台建设,以信息技术赋能权力规范运行。完善领导干部插手干预重大事项记录制度,以公开透明防止权力滥用。三是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推动监督贯通协调,形成反腐合力。建立健全党内监督、人大监督、民主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审计监督、财会监督、统计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等制度,增强监督合力。健全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配套制度,增强监督针对性和有效性。强化政治监督,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对在党内搞政治团伙、小圈子、利益集团的人决不手软,坚决消除政治隐患。四是完善党内法规体系,持续推进反腐败国家立法。针对反腐败斗争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一步健全反腐败法规制度,为反腐败斗争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建立经常性、集中性的纪律教育机制,推动党员干部把遵规守纪刻印在心。
加强教育,培育不想腐的自律意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在不想腐上巩固提升,更加注重正本清源、固本培元,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涵养求真务实、团结奋斗的时代新风。”加强党员干部的廉洁自律教育,要从思想源头上入手,培育其不想腐的自律意识。一是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健全理想信念教育和党性教育长效机制,引导党员干部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用理想信念强基固本,不断提升党性修养和思想境界,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根基。二是开展警示教育。通过剖析典型案例,让党员干部深刻认识到腐败的危害性和严重性,从而自觉抵制腐败诱惑。创新警示教育方式,健全以案说德、以案说纪、以案说法、以案说责机制。三是弘扬廉洁文化。积极宣传新时代廉洁理念、廉洁典型,以优良党风政风引领社风民风。厚植崇廉尚洁的文化土壤,不断健全新时代廉洁文化实践养成机制,推动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与道德规范、家教家风、村规民约等深度融合,浸润人心,全面营造廉荣贪耻的社会氛围。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对反腐败斗争的新情况新动向要有清醒认识,对腐败问题产生的土壤和条件要有清醒认识,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和执着,精准发力、持续发力,坚决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着力在保持惩治高压态势、强化权力制约监督和筑牢思想防线上下功夫,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着力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坚定不移把反腐败斗争向纵深推进,以全面从严治党新成效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强保障。
朱清华
(作者系江西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