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导师基层行|余干特色泉水鱼“游”出产业致富新路径
原标题:
瘦了鱼身 “肥”了身价
余干特色泉水鱼“游”出产业致富新路径
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 吕玉玺
“我们现在是订单生产,客户先打款,提前一个月订货。”6月24日,记者在位于余干县瑞洪镇的江西赣鄱有机生态泉水鱼养殖产业基地看到,大棚内32个直径分别为8米、12米、17米的水池里,鱼儿正欢快地游着。
泉水鱼也被称作吊水鱼、瘦身鱼、聪明鱼。“一条1公斤重的草鱼‘吊养’15天后,体重会降至0.9公斤左右,售价却从每公斤16元增至21元,提高了30%。”基地负责人陈进飞介绍,“吊养”是在生产端和消费端之间添加的一道工序——泉水暂养,这些鱼在无饵料的环境中,通过不断游动维持生存,饥饿处理消耗鱼腹腔内蓄积的脂肪,可以稳定、有效地去除土腥味物质、药物残留等,让肉质变得紧实细腻,鱼头积累更多胶原蛋白。
别人的鱼养肥了卖,泉水鱼是减了肥再“游”上消费者的餐桌。
瑞洪镇麻溪山以优质岩泉水闻名,水质好。同时,鄱阳湖畔的余干县是有名的鱼米之乡,全县水产养殖面积超过38万亩,其中以四大家鱼为主,为泉水鱼生产提供了丰富资源。“鄱阳湖周边地区出产的草鱼、花鲢分别占据全国60%、50%的市场。依托丰富的水系、渔业养殖、交通优势,2024年引进广东佛山粤赣珑头渔业有限公司、广东美思优康健康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广东逸隆农业有限公司、佛山品美甜源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共同投资1亿元,组建江西赣鄱渔业有限公司并落户瑞洪。”瑞洪镇镇长吴标介绍,目前,政府已经引导瑞洪镇13个百亩以上的塘口养殖户与泉水鱼养殖基地签订3年供货协议,统一投苗,统一饲料投放标准、养殖密度,从源头培育优质好鱼。“基地以平均每公斤高于市场价1至2元的价格收购,降低养殖户投资风险,预计每年带动养殖户户均增收5万元。”
“有些养殖户过于追求产量和生长速度,鱼少了鲜味,多了土腥味,这样的鱼卖不出好价格。我们与养殖户签订协议,从养殖塘口直接拉到基地,延长了当地水产养殖的产业链。”陈进飞说,每一批鱼出厂前,都要进行药残、重金属、寄生虫等指标检测,确保鱼肉安全。
记者了解到,泉水鱼养殖周期可以根据客户需求不同,“吊养”15天至90天。根据投放周期长短、鱼类重量,鱼类分为ABC三个级别,市场售价也因此而异。部分用于生吃的草鱼“吊养”周期一般达40天以上,“吊养”时间越长,鱼的价格也越高。
目前,江西赣鄱渔业有限公司一期已建设完工,可同时养殖各种鱼类23万公斤。“基地以草鱼、鳜鱼、鲫鱼、花鲢、鲈鱼、白鱼六个品种为主,今年预计可养殖750万公斤鱼,年底将建成二期项目,明年可养殖鱼超过1500万公斤、产值2.5亿元。”陈进飞说,公司已在浙江省开化县、广东省佛山市等地建仓,建立健全自主独立销售网络,让特色泉水鱼“游”出产业致富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