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党员话初心|“平凡事”做了42年!60岁劳模伍斌:让党员徽章在志愿服务中闪光
原标题:
四十二年志愿服务,初心不改
开栏的话
听老党员讲故事,追忆峥嵘岁月;听老党员话初心,汲取奋进力量。
7月1日,是党的104岁生日。今日起,本报推出“老党员话初心”栏目,将笔触和镜头对准那些把半生岁月献给党和人民的“银发先锋”。他们或许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在平凡的坚守中诠释着信仰的力量——斑驳的党费证里藏着历久弥新的忠诚,免费修理铺里见证着为民服务的温度,义务拍摄的照片里写下情系百姓的初心……
在新时代的征程上,老党员的故事犹如一面镜子,照见共产党人永远年轻的精神密码——无论岁月如何流转,那份“把一切献给党”的纯粹始终未改。让我们细细聆听这些带着岁月回响的讲述,从中汲取穿越时空的精神力量,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焕发更耀眼的光芒。
6月29日,新余市渝水区城南街道西街社区伍家小区,一场便民服务日活动正在进行。血压检测、家电维修、磨刀、理发……一个个摊位前热闹非凡,渝水区总工会伍斌劳模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们一边为居民们提供服务,一边聊家常。
“我们每个周末都会进社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为居民提供力所能及的贴心服务。都是平凡人平凡事,谈不上多轰轰烈烈。”记者见到志愿服务队负责人伍斌时,他自谦道。做一次志愿者不难,难的是一直做志愿者。今年60岁的伍斌,党龄35年,头发虽已灰白,但依然精神矍铄,声音洪亮,双眸深处透着一股坚毅的力量。他用42年的坚守,将“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刻进每一次志愿服务中,让党员徽章在服务群众中熠熠生辉。
“我是在‘学习雷锋好榜样’浓厚氛围中成长起来的一代人,后又在企业从事多年的共青团工作,学雷锋、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对我来说是家常便饭。”1983年,伍斌进入新钢水泥公司工作,先后从事共青团、党群、工会等方面工作。因工作性质的缘故,那时起他便开始投身志愿服务。
岗位职责,只是推开伍斌服务社会的大门,真正支撑他长久耕耘的,是深植于灵魂深处那颗悲悯的种子。面对困难群众,他总是感同身受,本能地传递出力所能及的关爱——
1999年,伍斌因春蕾计划结识了渝水区鹄山镇一名孤儿,当时11岁的她生活十分困苦。伍斌经常去看望她、关爱她、教导她,与她结成爱心对子,资助其完成学业。
那几年,他还为患肾衰竭的职业院校学生、罹患癌症的企业职工发起社会募捐活动,获得社会捐款20余万元;联合公司同事一道与新余高新区水西镇2名孤儿结成爱心对子,不让其因家庭困难而失学失教。
此外,伍斌还兼任了全国伍氏爱心助学团秘书长,积极发挥助学团300余名团员的力量开展助学活动,目前累计帮助省内以及广西、贵州等地近千名困难学子完成学业。
“匠心追求极致,爱心播撒社会。”获得“江西省劳动模范”称号的伍斌,不仅勤勤恳恳地忘我工作,还在工作之余尽心服务社会,他经常对身边的人说:“自己有份工作、有稳定的收入,在生活安稳之余,尽点力帮助别人,让自己的人生更有价值。”伍斌的点滴善举,如同一颗投入湖心的石子,激荡起层层涟漪,带动越来越多人投身志愿服务。
“志愿服务团队成员由7人发展到150人,涵盖国家、省、市劳动模范以及五一劳动奖章、学雷锋标兵等,通过发挥团队成员各自优势,围绕进职校宣讲、科技助农、爱心助老、创文创卫、便民服务等五个方面,服务群众超10万人次。”伍斌介绍,2023年,渝水区总工会伍斌劳模志愿服务队成立,他们秉承“志在,愿在,城市有我更精彩”的宗旨,将细微服务送到群众身边,让志愿服务之花绽放在钢城大地。
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 邹宇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