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导师基层行|考核不再“大锅饭”!吉州工业园区绩效改革激活“一池春水”

2025-07-02 05:06 阅读
大江新闻-江西日报原创

  原标题:

  绩效标尺量出园区蝶变

  吉州工业园区精准考评撬动服务“效能革命”

 

  “以前考核指标模糊,干多干少一个样,现在绩效管理细化到每个岗位,我们工作更有方向,也更有干劲。”6月24日,吉安市吉州工业园区党工委委员、组织员李玥告诉记者。在她的办公桌上,一份机关干部“绩效档案”格外醒目,上面清晰地列着本季度重点任务:完成30家企业走访、推进5个重点项目进展达速、协调解决企业诉求10条。

  2024年,吉州工业园区被中央组织部确定为公务员绩效管理试点单位。为此,吉州区大胆探索、创新实践,通过完善指标体系、改进考核方式、强化结果运用等一系列扎实有效的举措,推动工业园区高质量发展。如今,吉州工业园区发展驶入“快车道”,连续四年获得全省开发区综合考核“第一等次”,获评2024年江西省第二批产业集群和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招引伊戈尔电气、固电电子、大族激光、德基新材料等一批优质企业入驻。

  靶向施策,优化考核指标体系

  一张详细的绩效指标分解表,张贴在吉州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的展板前。从园区整体发展目标,到各部门、各岗位的具体任务,整张表织成了一张严密的责任网络。

  “我们坚持目标导向,围绕全省开发区综合考核这一核心目标,差异化设置47项绩效考核指标,将重点任务分解到部门和干部,再结合岗位职责,细化个人绩效考核清单,促进部门目标和个人绩效有机融合。”吉州工业园区管委会主任刘欣告诉记者。

  为进一步构建全周期产业服务生态,吉州工业园区在绩效考核指标的设置上特别注重安商导向和创优导向。一方面,聚焦企业帮扶,创新设置“入企听诉”服务成效、监管成效、营商环境满意度评价等三大类8个指标,树牢为企业服务、让企业满意的标准;另一方面,聚焦企业重点项目建设,从项目推进、项目管理、项目表彰等三方面设置7个考核指标,主动为企业项目建设提供全流程支持。

  基于这一服务理念的创新实践,吉州工业园区还创新考核指标动态调整机制,允许干部申报新增绩效指标,鼓励干部主动作为、创新创造。“绩效管理改革后,我不仅完成了业务工作相关任务,还主动跟踪服务落地企业,目前已认领5个企业项目。”李玥说。

  今年上半年以来,吉州工业园区通过“入企听诉”机制共收集企业诉求100余条,解决率达95%。“自从园区实施绩效管理,工作人员主动上门服务的次数明显增多。我们提出的需要在企业周边设置共享电动车停放点,满足公司员工上下班及就近出行问题,仅一周时间就解决了。”伊戈尔项目负责人肖霆深有感触。

  多维评价,创新考核方式方法

  “上个月我们在‘园i企’APP上提出企业需要扩大生产但工人短缺,希望园区帮忙招工,第二天就有专员对接,并联合吉安职业技术学院开展访企拓岗。”江西固电电子有限公司企业负责人陈海斌向记者介绍。

  在走访中,记者了解到,吉州工业园区创新建立“三评价一抽查”工作机制,通过绩效指标评价、民主测评、服务企业评价和不定期抽查相结合的方式,构建起全方位、立体式考核体系。

  “我们特别注重考核的科学性和实效性。”李玥表示,绩效指标评价采取“定性+定量”双维度考核。在政治素质等定性评价基础上,设置了关键指标、个性指标、激励指标三大类考核标准,既考核项目推进速度等硬指标,也考核项目质量、后续服务等软指标。

  在此基础上,吉州工业园区不断创新考核维度,积极推动“单位评+企业评”双评机制建设。“单位评”中,党工委评价各股室工作实绩重在“考事”,股室评价工作人员考核任务指标完成情况重在“考人”,全方位衡量干部实绩。“企业评”中,通过随机抽取20%~30%规上工业企业、重点产业项目对园区营商环境满意度进行测评,将干部服务企业事项、流程和帮扶过程纳入评议内容,具体服务质效纳入年度绩效评价并量化评分。

  “今年,园区还引入吉州工业园区机关干部绩效管理系统,在线上就可以根据干部日常表现、工作实绩进行考评,年终通过班子测评、干部互评的形式进行民主测评,进一步提升了绩效管理效能,优化了考核指标体系。”刘欣表示,实施新考核办法以来,企业满意度提升至98%,项目落地周期缩短20%,真正实现了以评促改、以考促干的效果。

  激发动能,强化考核结果运用

  “前段时间收到的绩效反馈报告,指出我负责的砂石码头项目进展滞后,分管领导专门找我分析原因,还提供了其他项目操作案例。”工作人员宋博华翻开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改进计划,“现在推动项目合理安排建设工期,规范制度程序,把好工程施工质量关,确保完成四季度预制构件厂房项目试运行的目标任务。”

  为帮助干部扬长补短、改进提高,吉州工业园区建立绩效考核结果定期通报书面反馈机制,常态化实行“红黄牌”赋牌管理制度,定期与绩效管理对象开展谈心谈话,通过“通报+谈心”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绩效评价结果反馈,并把考核结果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突出奖优罚劣的鲜明导向。

  “去年我们股室考核排名第一等次,年终绩效比一般科室平均高16%,大家干事创业的热情更高了。”园区规划工程部一级主办胡广初告诉记者,园区工资收入实行总额控制,根据全省开发区考核结果和工业税收贡献度上下浮动。干部绩效工资收入则与工作实绩和岗位贡献相挂钩,优秀等次人员比不合格等次人员绩效工资高50%以上,实现以岗定薪、按绩取酬。

  “经过近一年的绩效管理改革试点,干部们已经从‘要我干’变成‘我要干’,企业则从‘跑断腿’变成了‘少操心’,园区正焕发新的生机。”刘欣说。

  魏斯杰 章璐 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歆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