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远大学:江西第一所私立综合性大学
在南昌教育史上,“心远”二字承载着厚重的记忆。众人皆知南昌二中的前身心远中学,却鲜有人知晓,这里还曾诞生过江西第一所私立综合性大学——心远大学。它虽如流星般短暂划过,却在江西高等教育史上留下了璀璨光芒。

熊育鍚
民国时期,江西私立学校蓬勃发展。私立中学成为士绅投资教育的重点,1914—1927年,上饶地区新增中学里私立中学占比75%;1923 -1932年,江西新办民办私立中学占全省中学的70% 。此外,私立职业学校与高等专科学校也纷纷涌现。在此环境下,心远中学的创办者熊育鍚目睹那时江西尚无综合性大学,众多江西学子为求学远赴他乡的境况,决心创办一所综合性私立大学。
1922年,已办学20余载、声名远扬的心远中学,成为了心远大学的摇篮。在助手李中襄等人协助下,熊育鍚以心远中学为基础,让出部分校舍,开办心远大学。建校之初,条件简陋,规模较小,许多教师是心远中学毕业、学成归来的人才。在李中襄的建议下,熊育鍚四处募捐,筹得三万元大洋,盖起了心远大学校舍。
据《江西省人物志》记载,心远大学办学之初,只设了国文系,由熊育鍚亲自主持,亲自授课。不久又增设了数理二科。建校之初,由李中襄担任校务主任,很多老师都是聘请从心远中学毕业考取大学、并在学界有影响的教授来担任,其中有李证刚、汪辟疆、余仲璋、王晓湘、熊公哲等人。这个时候,心远大学的师资人才盛极一时,为学界所钦羡。著名物理学家吴有训从美国留学归国后,也曾在心远大学任教了一段时间。

著名物理学家吴有训
心远大学在短短几年时间内培养出一批毕业生,不少成为杰出人士,其中有民国时期爱国大诗人王礼锡先生,中国共产党早期农民运动的杰出领袖方志敏也曾在此就读。据了解,国民政府教育部曾派人视察心远大学,结果通过了考察并在教育部立了案。当时国民政府教育总长章士钊拨款支持和奖励心远大学,与天津南开大学、湖南明德大学一同受誉。
然而,心远大学的命运却充满坎坷。当时军阀混战,江西经济衰败,熊氏家族产业拆分,熊育鍚无力支撑大学运营。国民政府对大学资质的严格要求,也限制了心远大学的发展。1927年,朱培德部队对校舍的洗劫,成为了压垮它的最后一根稻草。教学仪器被毁,书籍被焚,这所仅办学一届、历时5年的大学,最终在乱世中夭折。
心远大学虽已消逝,但它的创办,彰显了熊育鍚等教育先驱的勇气与担当,其汇聚的人才、培育的学子,为江西和国家的发展贡献了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