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热议:让救人缺考小伙补考,是对凡人善举的温暖回报
近日,一则“小伙为救同学缺考职教高考语文科目”的新闻冲上热搜,引发广泛关注。据报道,5月10日早上,山东城市服务职业学院2022级学生姜昭鹏和同学坐网约车前往山东省职教高考考点,上车1分钟左右,同学因突发心梗休克倒在姜昭鹏身上,并出现癫痫、心脏骤停等症状。在这一紧急时刻,姜昭鹏利用在学校学到的急救知识,对同学持续进行心肺复苏、人工呼吸等急救措施。虽然姜昭鹏和司机王涛合力把发病同学送到医院后被抢救成功,姜昭鹏也第一时间和老师进行了报备,但由于迟到时间过长,未能参加语文考试。
不少网友看到这个新闻后,纷纷建议主管部门让姜昭鹏补考。众所周知,国家考试采取一次性考试方式,没有补考制度,具有严肃性的特点,一旦迟到,超过考场的规定时间,任何人以任何理由都不能进入考场。但为做好事耽误时间而不能及时进入考场的考生启用考试副题,并非没有先例。2014年5月31日,江西宜春高三学生柳艳兵和易政勇在赶考路上见义勇为,从歹徒手中夺刀救人,因伤势严重无法参加当年高考,后在教育部允许下,宜春市教育部门为他们安排单独考试。
5月14日,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表示,经报请上级主管部门同意,将按规定程序启用春季高考语文科目副题,安排姜昭鹏参加考试。可以说,用一定的社会成本,来弥补姜昭鹏因为救助同学造成的自身损失,这无疑抚慰了广大网友的心。好消息不止一个。5月14日上午,山东烟台市委政法委、烟台市见义勇为基金会向姜昭鹏和网约车司机王涛颁发“烟台市见义勇为先进个人”证书并给予现金奖励。平心而论,此举是对“好人有好报”的强有力回应,具有特殊意义,必能引人见贤思齐。
毫不夸张地说,山东省、烟台市相关部门这样做,既维护了高考公平,又弘扬了社会正气。姜昭鹏是好样的,他这次救人行动,从宏观层面,让人看到了当代中国青年的责任与担当,而从微观视角,一个为救同学义无反顾、懂得学以致用的年轻人就在我们眼前。正如他所言,“考试一次没考还有下一次,但是同学的生命只有一次,错过了就不会重来。”他认为,对自己来说,这不仅是一次学校急救教育的实践,更是一场对生命的深刻理解和尊重。
说到底,社会之所以温暖常在、人性的光芒从未黯淡,很大程度上是众多心怀善意、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人,用实际行动不断传递真善美、积聚正能量。因此,让好人真正有好报,那见义勇为者才能“不后悔”、才能“有下一次”,继而带动更多人尽己所能做好人好事,这个社会必将有更多感动和美好发生。
(潘诚)
校对:吴悦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