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吐为快|乐见高校食堂花式“宠娃”
2025-05-08 06:04 阅读
大江网-江西日报
近日,南京大学食堂“你来点菜我来做”留言板在网上走红。留言板设有点菜区和回复区,学生可在点菜区写上想吃的菜,食堂则会在回复区回应。据悉,“点菜留言板”在该校部分食堂试点后,由于反馈良好,将在所有食堂推广。
一块留言板,不仅架起学生与食堂之间的沟通桥梁,更折射出高校管理理念的深刻转变。以往,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食堂提供什么,学生就吃什么。而“你来点菜我来做”颠覆了这一单向关系,让学生从“吃食堂的”变成“食堂的主人”。这种转变看似微小,却蕴含着“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当学生的每一条留言都能得到回应,每一次需求都能被看见,他们收获的不仅是一道可口的菜肴,更是一种被尊重、被重视的体验。
放眼全国高校,类似的“宠娃”创新层出不穷。重庆大学食堂开设轻食窗口,回应了当代大学生对健康饮食的需求;武汉学院推出“生日面专属窗口”,让师生在特殊日子感受到校园温暖;不少学校食堂的“爱心套餐”和“先吃后付”服务,则体现了对困难学子的细致关怀。这些举措的共同点在于,它们都跳出了单纯提供餐饮服务的局限,将食堂变成传递教育温度的载体。
值得注意的是,这类创新举措要真正取得成效,必须建立在长效机制基础上。一时的“宠娃”容易,难的是持续倾听学生需求并作出有效回应。其他高校在借鉴类似做法时,也应当注重建立常态化的沟通机制,避免创新沦为昙花一现的“形象工程”。
教育的温度往往体现在最细微处。期待更多高校用创新的方式和真诚的态度,让学生感受到“被放在心尖上”的温暖。
侯艺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