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了会员卡反而贵?算法不该变成算计

2025-04-30 06:31 阅读
钱江晚报

近日,在南京河西CBD上班的朱先生向媒体吐槽,早上和同事一起购买的同款瑞幸咖啡竟然差了六元,最可气的是自己还购买了瑞幸的“咖啡自由卡”,但每次都比同事贵个两三元,后来更离谱,一杯贵了六元。

照理,买了瑞幸“咖啡自由卡”,就该享受瑞幸的会员服务,没想到比普通用户还要贵,那买咖啡自由卡的意义何在?这构成了对消费者的误导,还涉嫌虚假宣传和价格欺诈。

乱象不止于此。朱先生的几个同事打开瑞幸小程序,发现每个人的价格都不同。网络上也有大量网友吐槽:瑞幸开价先低后高,买得多了单价反而变高,怀疑自己被算计了。

瑞幸店员回应称,系统推给每个人的优惠力度不同,他们也没有办法。由此看来,一个产品弄出多种价格,背后要么有不同的算法在起作用,要么企业内部管理和定价机制有些混乱。价格是市场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关系到企业的经营状况,对于这么重要的一项经营指标,管理者理应心知肚明,而且有足够的时间和机会听到这些反馈,并厘清混乱的价格体系。

一个市场上同一种商品有不同的零售价格(并非价格促销),这对于消费者而言是不公平的,客观上给人一种区别对待甚至歧视的感觉。从这个角度讲,瑞幸“杀熟”的做法跟市场上的其他杀熟行为并没有什么本质的不同:先培养消费习惯,用低价圈粉,吸引住一批用户,然后割他们的韭菜。当然,瑞幸扮演的是平价竞争者的角色,总体而言价格不高,这跟市场上的一些“价格刺客”不一样,但价格便宜不是容忍商家“杀熟”的理由,更不是商家违背市场公平原则的借口。

事实上,消费者不是傻子,不可能被长期蒙在鼓里,更不会容忍被这般欺骗,他们一定会选择用脚投票。商家的“杀熟”行为表面上看似精明,实则短视。因为,原本建立的消费信任一旦被破坏,就会产生巨大的杀伤力,对商家积累的信誉产生极大的伤害。

如今的信息社会,想隐藏自己的行为很难,想用算法算计消费者也很难,因为顾客迟早会在算法中醒来。不管哪个商家,都应该以诚恳的心态面对市场,不要心存侥幸。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