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县泾口乡山头村:“三有”协商让农家书屋“活”起来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通讯员陈 洁)“农家书屋的书都落灰了,娃娃们放假都没个好去处。”在南昌县泾口乡山头村的一次村民议事会上,熊大爷皱着眉头,率先打开了话匣子。“是啊,这书屋当初建起来大家都挺高兴的,现在咋就没人气了呢?”樊婶也跟着附和。这样的对话,拉开了山头村关于农家书屋使用问题协商的序幕。
为破解农家书屋“建而不用”的难题,山头村充分发挥“三有”协商平台作用,广泛调动各方力量,让农家书屋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
村“两委”通过上门走访、召开村民代表大会、设置意见箱等方式,广泛收集村民对农家书屋的意见和建议。村民们纷纷吐露心声:书籍种类陈旧单一,多为农业技术类,缺乏适合孩子的课外读物和年轻人所需的实用技能书籍;开放时间不合理,与村民农忙和休息时间冲突;管理维护不到位,环境杂乱,借阅登记混乱,书籍损坏和丢失现象严重。这些问题的暴露,为后续协商工作指明了方向。
针对收集到的问题,村里组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协商议事会。参会人员不仅包括村“两委”成员和村民代表,还有返乡大学生和热心乡贤。返乡大学生主动请缨担任志愿者,利用假期和业余时间协助管理书屋,并策划开展读书分享会、作业辅导等活动;乡贤们则表示愿意出资赞助,用于更新设施设备和购买新书。经过热烈讨论,最终形成了一套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优化书籍配置,拓宽采购渠道,定期更新书目;调整开放时间,在农闲和节假日延长开放时长;完善管理制度,明确志愿者职责,建立借阅反馈机制,确保书屋运行规范有序。
山头村依托“三有”协商平台,不仅解决了实际问题,更重要的是让村民参与到乡村事务的管理中,凝聚起乡村治理的强大合力,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使农家书屋在乡村发展中持续发光发热,真正成为村民的精神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