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大学附属学校小学部开展“破山而行,共赴成长”主题班主任沙龙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通讯员易玲君)8月30日下午,南昌大学附属学校小学部开展“破山而行,共赴成长”为主题的班主任沙龙。一群教育同行者,带着各自鲜活的“班级故事”,坦诚分享着破解教育难题的智慧,也传递着携手并肩、共赴前路的力量。

今年夏天,《浪浪山小妖怪》里那句“我想离开浪浪山,是不是该出去闯闯?”道出了许多人的迷茫。班主任的日常又何尝不是在“浪浪山”里跋涉?而这场沙龙,就像为大家搭起的“同行驿站”:不用独自在迷雾里摸索,有人会把实战经验倾囊相授;不用默默扛下所有压力,有人会倾听你的困惑,陪你找到“破山”的方法。
要翻越“班级浪浪山”,仅凭共鸣远远不够,更需要具备扎实的“破山本领”。两位班主任携带着各自的“治班秘籍”登台亮相,从教育理念到具体方法,为大家铺设了一条清晰的“修炼之路”。袁晶老师以“活动育人”理念凝聚班级力量,她擅长设计多样化的班级活动,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成长。她坚信,活动相较于单纯的说教,更能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热情。例如,她组织的“爱心义卖”等活动,其精湛的组织技巧被誉为破解“班级凝聚力不足”难题的“开山斧”。
文小鹃老师则为大家详细介绍了如何拆解一年级“养成系”管理中的诸多难题。新一年级的管理工作充满挑战,文老师在顺利“通关”后,细致入微地分享了她的管理秘诀,内容涵盖习惯培养、安全引导等诸多细节。她特别强调,对待一年级学生必须兼具耐心与用心,她的分享无疑成为一年级班主任们的“引路灯”。
吴涛与闵贤彪老师分享了“师徒结对”的收获:师傅手把手教沟通技巧、课堂管理、活动设计,让年轻班主任少走弯路,实现了“教学相长”,这份温暖触动了在场所有人。
杨柳琴老师针对“调解不完的小冲突”,结合真实案例分析:有的孩子想通过冲突获得关注,有的不懂表达情绪,有的缺乏解决能力。她的专业分析与技巧,为大家添了件“治班利器”。
在“班主任案例思维导图”头脑风暴环节,各年级组代表聚焦班级管理常见痛点,共同梳理问题解决的清晰思路,现场动手绘制起思维导图。一个个创新想法不断迸发,碰撞出智慧的火花。随后的分享环节,各组代表依次登台展示方案,着重凸显方案里的创新亮点与严谨的实施逻辑。这些分享既紧密贴合班级管理的实际需求,又处处透着巧思与新意,恰似一本“多元登山指南”,为班主任们破解工作中的“大山”提供了更多元的思路。而手工疗愈环节,则让班主任们暂时卸下忙碌的疲惫,拿起艾草与棉布,亲手制作艾草锤。指尖的温度慢慢传递,也悄悄抚平了工作的褶皱。
活动接近尾声,小学部副校长王兵上台致辞,他肯定了班主任们的辛勤付出,并分享了对班主任队伍的期望与嘱托。他的话语如同“山顶的灯塔”,为班主任们指明了未来的“攀登方向”,也让大家更有信心在班级管理的道路上勇敢前行。
一场沙龙,一次成长;一分收获,一程新启。那些在班级管理里翻涌的“浪浪山”,终会被晨读的琅琅、作业本上的红痕、拥抱时的温度慢慢浸润。相信在新学期里,老师们必将带着这份“智慧锦囊”,引领孩子们以饱满的状态开启新征程,让班级管理工作更有温度、更有成效!